1951年苏联的巴顿电焊研究所创造电渣焊,成为大厚度工件的高效焊接法。1953年,苏联的柳巴夫斯基等人发明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,促进了气体保护电弧焊的应用和发展,如出现了混合气体保护焊、药芯焊丝气渣联合保护焊和自保护电弧焊等。1957年美国的盖奇发明等离子弧焊;40年代德国和法国发明的电子束焊,也在50年代得到实用和发展;60年代又出现激光焊等离子、电子束和激光焊接方法的出现,等离子自动焊厂家,标志着高能量密度熔焊的新发展,大大改善了材料的焊接性,使许多难以用其他方法焊接的材料和结构得以焊接。
随着焊枪向前移动,等离子自动焊,小孔也跟着焊枪移动,熔池中的液态金属在电弧吹力、表面张力作用下沿熔池壁向熔池尾部流动,并逐渐收口、凝固,形成完全熔透的正反面都有波纹的焊缝,这就是所谓的小孔效应。如图6-8所示。利用这种小孔效应,不用衬垫就可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形。焊接时一般不加填充金属,等离子自动焊维修,但如果对焊缝余高有要求的话,等离子自动焊设备,也可加入填充金属。目前大电流(100~500A)等离子弧焊通常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焊接
等离子弧焊的工艺特点由于等离子弧的温度高、能量密度大,等离子弧焊熔透能力强,可用比钨极氩弧焊高得多的焊接速度施焊。这不仅提高了焊接生产率,可减小熔宽、增大熔深,可减小热影响区宽度和焊接变形。由于等离子弧的形态近似于圆柱形,挺度好,当弧长发生波动时熔池表面的加热面积变化不大,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较小,容易得到均匀的焊缝成形。由于等离子弧的稳定性好